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地质环境存在先天不足 破解难题推动管理创新

地灾中心 贵州地灾防治 2022-08-31



贵州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今年入汛以来,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地质环境条件先天不足,大量村寨依山而建、安全风险突出……种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不断加大了贵州防灾避险的难度。

在这种背景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然资源系统结合实际推动管理创新,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汛期,成功避让16起地质灾害,避免1618人伤亡,因灾死亡人员同比减少37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余元,另有22起险情得到有效处置。这些成功避让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是全省各级各部门的辛苦努力,是防治管理“点面双控”新模式创新。


全面推行“点面双控”新模式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贵州省地质灾害的情况,那就是:先天地质环境脆弱,后天制约因素繁多。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地势由西分别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受河流侵蚀切割,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沟谷深切,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共有125.8万座山头。在这样地形不利的情况下,贵州有12万个自然村寨分布在山顶、山腰和山脚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高陡地形和不利岩性组合组成了贵州脆弱的地质环境,而这仅是贵州地质灾害形势严峻的一个方面。一到汛期,降雨的频度和强度均呈现增长态势,在贵州的主要体现就是累积降雨量大、瞬时降雨强度大和降雨频繁。夏天的暴雨暴晒,让贵州的地质环境极不稳定,地质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

以上两点如果算是不可控的自然因素,那近年来的人类工程活动也不断加剧地灾的发生。较为突出的有切坡建房、采矿活动、公路工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和密度愈来愈大,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这些因素的叠加,使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雪上加霜”。





目前,由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尚不成熟,全世界对地质灾害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贵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说,还存在预警模型精准性不足、防治队伍亟待建设、行政管理还须加强。

在这种背景下,找准短板弱项,推动管理创新,转变以隐患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模式,创变为以隐患点和风险斜坡为管理对象的“点面双控”风险管理模式,建立系统性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对地质灾害“全生命周期”管控。同时,完善隐患点和风险斜坡动态管控机制,以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为根本目标,按照“缩小包围圈,扩大参与面”总体思路,通过对风险区域与居住区、重要工程等人民生产生活的区域叠加分析,精确锁定管控区域,拓展充实防范力量,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盘水市水城区是地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今年多起成功避让,其中得益于通过“隐患点和风险斜坡”圈定了灾害范围,落实责任人员进行有效管控。2021年7月15日11时40分许,水城区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地质灾害巡排查发现,鸡场镇箐头村周家坡组蒋家包包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变形加剧现象。当地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迅速组织技术保障单位划定紧急避让区域,组织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当天下午,19时20分许,该地质灾害隐患发生了滑坡。幸运的是,由于提前预警、快速响应、处置及时,涉及的55户211人全部安全撤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激发民智织密织牢“防治网”




如果说一些贵州地质灾害的防灾避让机制和手段的创新是“武功招式”的话,那综合防治体系无疑是在“修炼内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我省2018 年成功入选全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目前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着力“修炼内功”,着手“管、防、避、治”。





“管”


构建防治体系,落实“三个责任”。目前,贵州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全面负责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防范、监管等工作,初步形成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防治指挥体系。通过指挥体系强化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和督导责任。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具体责任明确到人。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挥“触角”延伸到村、具体到人。





6月19日23时11分,气象部门将暴雨黄色预警信息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息,三都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急转预警信息到三都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群,再次电话提醒各镇(街道)及县直相关部门注意做好防范,要求各镇(街道)调度辖区内各村注意隐蔽的险情预判,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此外,还电话调度在册的地灾隐患点监测员在岗监测情况。2021年6月19日24时左右,三都县三合街道拉揽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李定福无法判断险情,赶紧组织撤离。在组织撤离过程中,天黑路滑,李定福摔下土坎,腰椎损伤,但顾不得疼痛,爬起来一瘸一拐继续坚持工作。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27名村民成功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防”


夯实防治工作基础,“四种方式”查灾防灾。“四种方式”就是开展全面排查、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专业指导、实施全民激励。




“避”


建立完善“五项机制”,提升监测预警实效。“五项机制”即是完善紧急避险机制、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完善预警响应机制、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宣传科普机制。




“治”


加大治理投入,实施“六项举措”。2018 年入选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大力争取国家治理资金,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此外,对治理项目集中连片集中治理。此外,严管项目入库、提供专家支撑、开展台账监督、多部门联动督导等方式,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目前,“全民报灾”已成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扩大参与者打响人民战争的主要抓手之一,通过小程序、电话等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事实证明,强化综合治理、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前沿“触角”作用,对防灾避险意义重大。







今年44岁的万政英是黔东南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区居民。5月30日下午去山上采蘑菇,走到松林深处时,突然发现部分松树发生倾斜,地面有裂缝,便立即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后向社区报告。当晚,社区及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和她核实相关信息,相关部门随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迅速转移周边群众,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1年2月,组织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表扬会议,对报灾有功人员予以重奖,26人受到省级表扬,最高奖励达到2万元。2021年7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批准授予朱春龙、李定福、万政英3名同志“贵州省地质灾害优秀群测群防员”称号。


“人防+技防”持续探索防治新路




新时代赋予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任务。新时代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着眼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坚持以对人民生命极端负责的精神,综合运用“人防+技防”等各种手段,进一步做细做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地质灾害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技防”方面,整合产学研用优势资源,依托地质学、数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应用,开展贵州山区地质灾害综合遥感综合识别技术的研究,整合防治中心、测绘一院、三院、成都理工、贵大等单位搭建地质灾害综合遥感综合识别中心,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空天地”一体化综合遥感解译平台,提高隐患早期识别的覆盖面和准确度。持续推广新技术应用,不断升级全省防治指挥平台功能,实现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传统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变。同时,依托海量自动化监测数据继续优化预警算法,切实提高我省自动化监测预警的稳定性、监测可靠性和预警准确性。



在“人防”方面,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同时,加大对广大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强化灾害风险意识,既要救灾冲在前,更要防灾做在前。今年以来,举办省级线下培训8次,培训人数930余人,线上培训4次,培训16000余人次。紧紧依靠人民,按照“灾前参与监测预防,灾中配合避险撤离,灾后响应重建帮扶”的流程化思路,以受威胁群众为重点,提升基层防灾能力为目标,城市与农村同步的原则,着力构建目标导向明确、内容通俗易懂、载体丰富多样、常态健康开展的地质灾害宣传动员工作体系。



尽管近年来,贵州摸索了不少防治好经验,实现了多起成功避险,出现了众多成功避让的先进典型,但是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依然强调不可有丝毫“松懈大意”,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压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始终绷紧安全防范之弦,防治工作“永远在路上”。

更多精彩文章

1地灾知识送进村 村民避险有“战术”

2、【地灾防治·卫士风采】——何飞
3有国,才有家!鲜血换来的胜利,吾辈当珍惜!4、【防灾微课堂】带你认识“简易监测”


(投稿邮箱:gzcenter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